| 還有什麼,是比末日更可怕的事?莫過於當周遭都毀滅了以後,你還活著。光有求生意志是不夠的,在這弱肉強食又極度瘋狂的世界裡,活著比死更痛苦。你若是那好戰的那一方,那麼這裡非常歡迎你!
湯姆哈迪挑戰省話一哥?
先前在「黑暗騎士」演反派的湯姆哈迪,這回又再度挑戰省話一哥的角色。當你靜靜的看著他在鏡頭前跑來跑去、殺來殺去的,會發現他不講話也蠻有魅力的。
以整體表現來說,湯姆充分的抓出麥斯陽剛酷勁的一面,似乎有意要突破老學長梅伯就對了。麥斯的外在充滿高度的警戒心,內心卻期望能遇上站在自己這邊的夥伴。他的求生意志,已經是高到連一般人都無法想像的境界,但這不代表導演會因為看他是主角,就給他特別輕鬆。
片頭一開始麥斯就陷入了膠著狀態,先是被追殺、烙印、倒吊、鞭打,更誇張的是把他當作血袋,想把他身體裡頭的血液全部抽光光。到遇見芙莉歐莎之後,兩人有了一定的共識,並決定聯手毀了無藥可救的社會體制。
鐵娘子帶領五公主?
為了詮釋芙莉歐莎,跟麥斯一樣,都是外冷內熱的鐵漢子與鐵娘子,莎莉賽隆頂著個光頭,在酷熱的沙漠裡,殺出一條自己的血路。當然這段旅程不是只她一人孤行,還有另外救出來的五名女伴。
此處已是末日,但不代表人會選擇絕望下去。五名女伴堪稱是末世社會裡頭最後的希望,因為有人把她們當作傳宗接代的工具。為了逃離頭領的魔掌,這群狼狽不堪的姊妹淘一路向北,只知道前面的路,誓死不走回頭的路。然而緊追在後的,也是一群只會向前,卻顧不得後的進攻者。芙莉歐莎與麥斯用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,殲滅那些阻止他們前行的毀類們。當然,光靠武力反擊是不夠的,他們的陣容實在是太過強大。要用什麼樣的最簡單的方式逼退他們,只有一個方法最簡單,從頭兒下手!
全身塗白白的好人?
最後我們來談談尼可拉斯霍特飾演的戰爭男孩:納克斯。戰爭男孩只會盲目的服從,畢竟他們是為頭領做事,且甘願迷信那一套只要光榮犧牲,就能賜予送進「英靈道」的這種狗屁榮耀。
電影的立場中,納克斯本應是屬於反派的一方,但是以他的角度來看,你會發現納克斯就像個誤打誤撞的孩子,陰錯陽差的進入了麥斯一行人的短暫旅程中。直到發現事實的真相後,納克斯才赫然領悟,因為他不像其他戰爭男孩一樣,如此執迷不悟,他是有腦子的、有眼睛的,即使一開始被視為麥斯一行人的敵人。
不帶血腥的極致暴力美學
在物資完全缺乏的情況下,大家不斷上演你爭我奪的殺戮戲碼,這些畫面硬生生的反映出人類的先天本質。一旦沒有物資,人與人之間剩下的只有武器,要好好和平談事,恐怕不是坐下來這麼簡單而已。管你有多可憐、多飢渴、多慌張,誰最強就有資格拿走最多的,誰最弱就等著被搶走手中擁有的。但在弱勢之中,總有一個不服氣的,想站出來挑戰權威,奪回我們擁有的東西。反正都末日了,也沒什麼好失去了,對吧?
「瘋」所呈現的動作畫面,我認為是所有末日電影當中,最壯觀、最危險、也最致命的一部。不帶極端血腥的暴力美學,裝甲車上巨大無比的配備,顯現人類的渺小與野性。當他們一個個駕駛著一台又一台致命的戰車,銳利的眼神與近逼的渴望,在滿天砂塵之中互相碰撞,撞出了人命,也撞出了他們心裡的快感。
渴望許久的綠洲家園
每個人都希望能在沙漠中找到綠洲,但在本片裡,綠洲被拿來隱喻為「家」。當芙莉歐莎的口中,不時說出「家」這個字眼,頓時痛與傷口,對她來說已經不算什麼。為何她要誓死保護自己的夥伴?為何她能夠擁有這麼堅強的意志力,逃離野蠻人的手掌心,遠走這座只剩脅迫感的蠻荒地帶?因為那不是「家」。對所有的倖存者而言,那也不是「家」。他們現在所處在的位置,只不過是一個人間煉獄而已。當統治者用手掌握這座煉獄的時候,一切的痛苦都將從這開始。
所以,我們不敢奢望,在絕望的處境時,痛苦能離我們遠去。可是我們敢要求,替自己爭一口氣,從痛苦中解脫,為身邊的人找一個「家」,一個可以滋潤我們的綠洲。淨化自己、定義未來。
|